<!--go-->
其实认真说起来,董仲舒这几年的日子,相比起他在那两位不听话诸侯王手下当国相的时候,过的已经算是很舒坦。现在他回想起来,壮年岁月里为了求学苦读三年不下楼不窥园的时光,如果跟在长安学院这几年的收获相比的话,却是远远不如的。
那时候他翻遍诸子百家学说,最后认为只有儒家的学术精髓才是经世致用的治国大道。遂苦心研读,试图在把这门学问发扬到极致的时候,顺便在国家大政上试用一番,也算是不辜负了他自身所负的天赋。
少年时的意气风发,中年岁月里的折节求学,官场与仕途上的沉浮起落,在这位胸藏四海学富五车的人心中,也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已。
现在,他无比庆幸,当初在长安街头有幸亲眼目睹由那个年轻人所发动起来的民众力量。也正是因为那次所受到的触动,他开始逐渐转变自己的所思所想。再到后来,就有了他主动与元召的相识。
现在回想起来,自己当初到底是怎样被那个温和微笑的少年折服的呢……黄昏时分一盏茶的温热?还是那一杯酒的醇香?亦或是那简单的几句话?也许世间具有大智慧者,并不需要过多的说服。人间大道,默契于心,仅仅如此!
那个年轻人也就是仅仅凭着这一点,折服了许多人心。比如他董仲舒,比如冷眼看世事的主父偃。
说起主父偃,倒是有几天没有见到他了。董仲舒知道他离开长乐塬去了长安。这是一件异乎寻常的事。但他那夜去时,却并没有对老友多说什么,唯一的嘱托,好像是让他多注意一下长安学院中的风向。
Loading...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】or【退出阅读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尝试更换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多多收藏!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、Wifi。
收藏网址:www.sadfunsad.com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