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!--go-->
时值初冬,日落傍晚。汴京南薰门外,一队接亲娶妻的队伍,徐徐的从南边拐过来。
队伍中间的新郎官骑着一匹枣红马,马后面跟着一位挑着新娘嫁妆的脚夫、马前一个仆童抱着新娘的梳妆物品盒。
前面一乘轿子应是新娘坐的轿子,外面都用各种草木花卉装饰着,装点繁杂,垂帘幽闭,四周观望的行人,并不能一睹新娘的芳容。
抬轿的仆从,都显得很吃力,仿佛轿里端坐了一尊铜佛而非身姿轻盈的女眷。
接亲的队伍过了南薰门,一路穿过国子监和太学之后,要沿着御街往北进入内城,就先得穿过蔡河上的保康门桥。
桥上之前歪歪倒倒挤满了驮夫,此刻已被新郎的家丁打发些喜饼,腾出中间走马的道来,那些苦劳力依旧歪歪扭扭倚靠着栏杆,嬉笑得看着高头大马的队伍通过。
桥下一艘船正逆流而上,似乎要去泊船,船头的一位一身黑蓑衣戴着斗笠的船工正在试探河道深浅。
因为在桥头的河床里一般要放置一些大石头,以免流水冲刷桥头坡岸发生垮塌,所以在此位置移船要特别小心谨慎,以免触石搁浅损坏船只。
上游不远处已有几艘船依次泊在岸边,主航道中有两艘船在航行,橹工的汴河号子与纤工的汴河号子两首和声合唱回响在空中,和接亲队伍的百鸟朝凤的唢呐声混在一起,此起彼伏,好不热闹。
Loading...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】or【退出阅读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尝试更换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Edge浏览器】打开多多收藏!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、Wifi。
收藏网址:www.sadfunsad.com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