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常领兵的最高指挥官仅限于指挥使,也就是说,明国以后,真正领兵的最高军官是指挥使,所统率的兵马按如今编制也就六千人左右。
再无历朝历代那种一人统率数万甚至数十万的大将军。
当百里无忌一边饮酒一边“泄露”着本不应该现在吐露的心中策略,所引起的是马里义四人的目瞪口呆。
只有孙仕旭稍有思想准备,因为孙仕旭跪在其亡父墓前时,百里无忌曾经与他说起过孙光宪临终前的建议。
而百里无忌心中并不是不相信眼前这四位兄弟,但真要在明国推行此政策军规,只能委屈这四位必小了,只有让这四人做出表率,才能顺利地将这军规推行下去。
也许百里无忌并不是因为酒醉,而是趁着今日五人齐聚,特意吐露心声。
都说酒后吐真言,只要不是烂醉不醒,酒醉之人的脑袋反而出奇的清醒。
听着百里无忌娓娓而谈的四人,自然就是这脑袋清醒的人。
一阵沉默之后,孙仕旭首先表态只要让他打完最后这征讨大理的一仗,他愿意听从百里无忌的安排。
第二个静态的是徐守仁,他现在并不在军中,军情院做为皇帝的特务机构,只要编制不在军中,就没有什么可以约束他,唯一需要移交的就是三万铁骑兵。
百里康嘻笑着,他早在百里无忌巴东起兵拿下庆州时就说过,他的心愿只是能和面前的这些人一起生活,并无多大的野望,就算百里无忌不提此事,明国平定四海之后,他也打算向百里无忌辞去官职。
Loading...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】or【退出阅读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尝试更换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Edge浏览器】打开多多收藏!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、Wifi。
收藏网址:www.sadfunsad.com
(>人<;)